1968年9月的一个下午股票配资专业知识,13岁的孔忠良在回家路上,经过一个沟渠时,偶然发现了一块发光的白色小石头。年轻的他当时只觉得这块石头很奇特,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巨大价值。出于好奇,孔忠良把它带回了家。
回到家后,孔忠良迫不及待地将这块神奇的石头告诉了父亲孔祥发。孔祥发并不懂文物,但他常听人提起身边也曾有过文物的发现。于是,他猜测这块石头可能是文物。虽然他无法判断石头的具体来历,但凭着直觉,孔祥发认为这块石头应该受到保护,并决定上交给国家。他告诉孔忠良,这样的珍贵文物只有国家能够妥善保管。
于是,孔忠良将这块石头小心地保存了一整夜,第二天便与父亲一同前往陕西省博物馆。在博物馆,孔祥发将情况说明后,博物馆的负责人立刻找来了专家。经过专家的鉴定,大家惊讶地发现,这块石头是用新疆和田羊脂玉雕刻而成,几乎不含其他杂质。玉石上雕刻了一只螭虎,而另一面则刻有“皇后之玺”的字样。专家们很快查明,这竟然是大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吕雉的印章。
展开剩余71%这个发现让专家们十分兴奋,因为吕雉的印章在历史上极为罕见,而这块玉石的价值也几乎无法估量。经过专家们的确认,这块石头不仅仅是一件普通的文物,而是极为珍贵的历史遗物,代表了中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分。
时光来到2012年12月1日,陕西某文化保护基金会举办了一个总结表彰大会,表彰了10名对文物保护有突出贡献的个人。孔忠良和他的父亲在44年后终于迎来了专家的再次关注,并在大会上首次受到表彰。孔忠良激动地表示:“没想到,40年后,还有人记得我。”他回忆起当初将这块文物上交时的心情,表示尽管自己现在的日子并不富裕,但他依然不后悔当初将这块贵重文物交给国家。
虽然当时他们只获得了博物馆馆长给的20元奖励,这在那个年代虽然能买到一些东西,但更重要的是,文物必须上交国家,而不是个人所有。我国的法律规定,所有在国内领土、内水及领海范围内发现的文物,均属于国家所有。对于那些未能证明属于祖传的埋藏物,发现者必须上交。如果私自留存而被人发现,依然要交还国家。
孔忠良如今已经年纪较大,住在咸阳韩家湾务农。尽管咸阳离西安并不远,但在当时的环境下,去一趟西安也是一段长路。幸运的是,孔忠良因其真诚与善良,将这块珍贵的国宝交给了博物馆,否则,这块玉石可能会被转手卖到国外,或者成为富豪拍卖会上的压轴拍品。如今,这块“皇后之玺”依旧保存在陕西省博物馆,成为了游客们瞻仰的对象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块印章的设计受到了秦制的影响。秦始皇为了彰显皇帝的权威,特别规定只有皇帝可以使用“玺”,而其他官员只能使用“印”。吕雉虽然是皇后,但曾在汉惠帝刘盈统治期间专权,许多国家大事都由她操办。汉朝继承了秦制,因此吕雉也拥有了“玺”,这块印章成为了汉代唯一的皇后玺。
尽管后来唐朝有了武则天这位女皇,但她与吕雉的历史地位不同,且两朝间隔了多年。所以,孔忠良能够把这块珍贵的皇后之玺上交国家,实属幸运。
这段故事不仅是对一件文物历史的见证,更展示了个人对历史遗产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忠诚。
参考资料:
《捡到皇后之玺学生已57岁 上交国宝后拿20元路费回家》荆楚网股票配资专业知识
发布于:天津市兴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